现年58岁的林恩·贝拉特是拥有耶鲁大学法学和医学双博士学位的学者,也是9个女孩的妈妈,一家人如今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一家九姐妹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11岁,都是金发碧眼,并无华裔血统,却是实实在在的“小中国通”。
7月27日,林恩·贝拉特(后排中)和9个女儿在新泽西州伯纳德镇中文指导老师家门外合影。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正是妈妈的坚持,促成了九姐妹看起来与其他美国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孩子们是我一生的事业,而学中文是她们一生的事业。”贝拉特说。
贝拉特博士去过120多个国家及地区,但上世纪80年代首次到北京大学参与学术交流后,就对中国和中华文化“一见钟情”。
她不仅被沉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所吸引,还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贝拉特说,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在21世纪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是必由之路。
她一直努力寻找和利用纽约所有中文学习资源,将孩子们置于“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以确保她们今后能与中国社会“无缝对接”。
9个女儿都有一个以“白”为姓的中文名,都由会说普通话的保姆带大,从小就读于全日制中英文双语学校,直到高中才转入普通学校。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不仅能说好中文,还能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在我们家是一件没得商量的事。”她强调说。
这份“专制霸道”让贝拉特仿佛一位“虎妈”。她也完全认同自己的“虎妈”标签。
“我就是一个‘母老虎’,我相信孩子们长大后会理解我对她们的严格要求,至少老大现在已经明白了。”她笑着用中文说。
贝拉特说的“老大”是大姐白琳,今年19岁,曾获得汉语桥比赛全球第三名。被多所名校录取的她,因为热爱中国,选择了去上海纽约大学攻读国际政治——读书用的可是中文哟。
白琳很享受在上海的便利生活,暑假一回到家反而觉得有点不习惯。“我最近出门经常忘记带钱包,因为在中国只需要带手机就够了。”
她回忆说,尽管中文补习占据了很多节假日,数不清的中文竞赛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但她非常感激母亲一直以来的坚持。
“中文为我打开了好几扇门,让我去了中国,让我通过比赛结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也给了我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机会。”白琳立志今后去联合国工作。
其他姐妹各自的规划和兴趣也都与中国有关联。
二姐白丽希望成为一名医生,今后能去中国贫困地区参与医疗援助;
老三白莲酷爱艺术,每次去中国总爱在街头写生;
老四白兰已开始在学校开课教抖空竹了;
老五白鹭希望学兽医,去中国帮助流浪小动物做节育手术;
还在读初中的白朗也希望追随大姐的脚步去中国读大学,然后留在中国生活,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
暑假以来,为了备战即将于8月举行的中文比赛,二姐白丽和老六白蕾几乎每天都在新泽西州的指导老师林美华家练习演讲,主题为“张艺谋的电影世界”。
林老师经验丰富,带出过很多冠军。在她看来,贝拉特一家人对中文的热情简直是很多当地华人家庭都难以比拟的。
林老师说,近年来“中文热”席卷美国,但大部分当地学生学中文是为了拿学分和申请大学,贝拉特家9个女儿却不同,不仅语言能力出色,还熟知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能背诗、会珠算,常去中国旅游或参加夏令营,每人都会至少一门中国传统乐器或才艺,如中国舞、抖空竹等,参加过不少中国民乐合奏和中文合唱表演。
最让“虎妈”津津乐道的是,老八白乐和老九白靓当年申请入学时,中文测验顺利过关,英文却不合格,还差点为此被认定为有“学习障碍”。
“这充分说明她们的中文学习非常成功,当时我别提多自豪了!”这位心很大的“虎妈”大笑着说。
谈到中美关系目前面临的一些障碍,她并不担心。“只要两国人民继续保持交流,我相信一切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