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窃书不算偷到窃玉不算偷
偷看女人洗澡是不好的,被别人尤其是畜类教唆偷看女神仙们洗澡应该是更不好的,不过能够写进课本,必然有它的必然性。
纸白君掐指一算,大概织女不属于我族类,所以偷看几个女神仙洗澡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是很符合那个年代对无神论的无情鞭挞。
所以现在有些网友们觉得牛郎偷看织女洗澡实在是太不道德了,确实有点冤枉当时选材这个故事入教科书的人了,他们都是那时候的佼佼者呢。
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吗?”在当年那个以穷为绝对美的年代里,衍生出来就是:“窃玉不算偷,穷人家的事情,能叫偷吗?”
而老牛撺掇牛郎偷看织女洗澡并拿走织女衣服这段,其实是民国时期小资阶层们鼓吹的低级趣味,竟然被咱们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们放到课文里了。
实在不能不说他们这些所谓的佼佼者太没有正确意识了,但也不完全没有正确意识,毕竟那个时候在赞扬贫穷面前,小资阶级的低级趣味也是可以拿来用的。
于是这部低俗剧就堂而皇之的进了我们的课本,但却没有以下这段来自此剧的织女台词:
嘟!你是何方男子,私自窥探人家妇女。将我的衣服抢去,是何道理?
你若执意不将衣服还我,我便回家告知父母,定不与你甘休。
既要成婚。也须要将衣服还我。
即便同行也要穿好衣服,像这样赤身露体,岂不被人耻笑。
毕竟孩子们都还小,像佼佼者们认为的这段爱情观是应该植入给孩子们的,像剧中织女那样不解风情的台词必然也是要舍去的。
二、织女:你是第一个见到我肌肤的人,我一定要嫁给你?
而牛郎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理应被白富美织女一见倾心,尤其是肌肤被曝光之后更要秉承木婉清那样的传统女德,木婉清对段誉说:
“你是第一个看到我容貌的男子,曾经我发过誓,第一个看到我容貌的男子,如果我不愿意杀他,就要嫁给他。”
段誉作为官富二代竟然还假惺惺地嬉皮笑脸说:“不行,这件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被木婉清一巴掌拍在胸口,段誉顿时倒地喊娘……
看样子民国的文人并不介意这类的桥段,不然金庸老先生不会也来这么一出了,不过性质上还是迥然不同的,毕竟是木婉清和段誉同时被凶神恶煞岳老三胁迫。
牛郎就不同了,被老牛撺掇着,就偷看了,还偷拿了人家衣服,织女若不是为羞耻故,也不至于洗个澡就稀里糊涂嫁给了牛郎。
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段并不算太过神话或者瞎编乱造,毕竟某段时间真的有很多仙女下凡,可能是洗了澡被偷看,可能是其他原因,稀里糊涂也就嫁了。
当然嫁的对象不乏有牛郎者,也不乏有其他身份的人,这就得当事群体现身说话了,我们后来者所描绘的总难免与当时现实发生的完全契合。
所以相比之下,民国小资阶层的恶趣味实在是无法和我们的媲美,我们这是真实可循的,他们那只是为了多卖票房,搞得一些无厘头或者噱头而已。
据说当年《》上也有相关人士对这点的批评,曰:“采取打诨凑趣的态度,迎合城市小市民的落后趣味……”
甚至更进一步地指出:“还有色情台词等等。听说有的甚至放映仙女沐浴的电影。”
不过这样的批评并未被当时的社会主流所接受,毕竟娱乐嘛,哪能总那么严肃?于是这种香艳情节流行的十数年,但被收入课本实在就有点尬课了。
而且还是被当做古代神话写进去的,要知道咱们的那些个神都是不把人当人的,突然有这么个愿意为人献身的神出现了,人们也就难免要为之癫狂了。
三、牛郎从不猥琐到猥琐再到不猥琐再到猥琐……
听说被收入课本后某年还被一些学生和家长抗议了,如一中学生说:牛郎偷看女人洗澡,并用偷衣服的办法迫使织女嫁给他是流氓行为。
然后该文被删,但10年后又再次堂而皇之的写入了课本,直到2011年才被删改了这段,而纸白君正是被荼毒的一代人之一。
纸白君也时常反思自己的婚姻问题为什么总不透?大抵一是不愿偷看女孩洗澡,二是不愿偷看女孩洗澡的时候还把人家衣服给偷走,以此胁迫人家……
毕竟不能课本上学了什么,就都拿来学以致用,咱们也是有法律的嘛,对流氓还是有点点作用的,况且纸白君也不必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去求姻缘。
还好的是00后们终于不用像我们一样从小被毁三观了,君子固穷但也要有基本底线,那些碰瓷的、使下三滥手段骗人的,现代青少年们还是要远离的。
又听闻2019年的又给改回来了,看来20后们怕也躲不过这一劫呢?现在七夕被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我们作为宣传中道德最高尚的国度。
面对爱情还是应该多一些唯美的故事,而不要又一次的猥琐、促狭,这些小伎俩是不会让孩子们收获爱情观的,只会收获害人观,且连神都不放过……
四、牛郎织女有很多正能量的故事可以作为素材好吗?
看看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形容牛郎织女的?《诗经·小雅·大东》曰:维有天汉,监亦有光,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服以箱。
何意?作者说:“牛郎织女虽然名如此,但却不织布、不拉车,像西周一样只知奴役吃瓜群众,虽身居高位,却不体恤群众,徒有虚名而已。”
看看这多正能量?我们做宣传工作一定要以正能量为主,牛郎娶了织女不代表必然正确性,但批判那些名不符其实的必然是各种正确性夹身。
或者像《搜神记》那般的,穷小子卖身葬父,仙女睹之不忍,故下凡帮其还债,虽不以牛郎织女之名,但情节也是从女郎织女这衍生出来的。
你这看起来多正能量?孝道在咱们这是永远正确性的吧?神仙因为咱们的孝道正确性不但下凡帮穷人还债还以身相许,这是正确性的double嘛。
这你让孩子们读了多来劲?不比偷看洗澡有意义的多?孝中自有黄金屋,孝中自有七仙女,孝中人间多神迹,总比出什么法规规孝更有意义吧?
或者像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那样: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逸……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会。这多正能量?结婚不是要你来好吃懒做的,还是要把生活辛辛苦苦过下去的,不然只能一个东一个西。
有人归罪于天帝没神性,这话不对,人们就是要知道婚姻代表着一种责任,而不是代表着一种过家家的游戏,不然咱们这年轻人结婚离婚跟玩儿一样?
现据说有2亿单身青年,纸白君以为正是这种爱情观、婚姻观从未被当做正事去疏导,才让现在年轻人儿漠视爱情和婚姻,正如牛郎偷看织女洗澡般儿戏。
这么多正能量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干嘛一定要盯着偷看洗澡,偷拿衣服这一点后来的狗尾续貂呢?不理解这低级趣味,可能真的是摘瓜不算偷吧?
2019—8—7落笔于墨辩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