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出“大蒜”的是中关村昌平园一家名为“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该企业的创始团队大多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在克隆出“大蒜”之前,他们还培育出了中国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狗“龙龙”。企业副总经理赵建平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宠物猫、宠物狗走进人们的家庭,成为情感伴侣。但猫狗的寿命毕竟有限,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延续宠物主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此外,克隆技术未来在拯救濒危动物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蒜”的“父母”是块表皮
人们最早知道“克隆”这个词,是因为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1996年7月5日,由移植母羊的乳腺细胞发育而成的克隆羊“多利”在英国出生。该事件轰动全球,人们发现,动物繁衍可以不需要有性繁殖。赵建平告诉记者,如今所谓的“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以及由此形成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动物种群。哺乳动物的克隆不再需要精子这样的生殖细胞,即使“借用”下卵细胞,也只是使用卵细胞的营养成分,而不需要具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核。
克隆猫“大蒜”的本体是一只英国短毛猫,名字也叫“大蒜”,它陪伴了主人黄雨近三年的美好时光。今年年初,这只“大蒜”因为泌尿道疾病去世,这令黄雨伤心不已。他找到了“希诺谷”团队,希望能克隆一只“大蒜”延续这一份陪伴。“我们经过评估后接受了这项任务。”赵建平说。工作人员从刚去世不久的“大蒜”腿部采集了一块表皮,然后第一时间带回公司的实验室提取体细胞,之后跟去核的卵母细胞进行融合,生成克隆胚胎,激活后的胚胎再植入代孕猫的子宫内。在胚胎移植66天后,今年7月21日,代孕猫经过自然分娩,顺利生产出克隆猫“大蒜”。
记者在“希诺谷”的实验室里见到了正在快速成长的克隆猫“大蒜”。小家伙是一只公猫,身长已经有20多厘米,它有些怕生,见到有人来探望,立即躲进了自己屋里。过了几分钟,确认外面是安全的,“大蒜”又忍不住钻了出来。工作人员会定期记录“大蒜”的生长情况:8月7日,大蒜体重321克;8月30日,它的体重就增长到了653克。“它的生长发育非常好,跟普通幼猫的成长没有区别。”工作人员说,虽然是从体细胞经克隆技术诞生,但“大蒜”未来生育等各方面功能都不会受到影响。按照计划,“大蒜”过了两个月生日,就可以离开实验室,回到主人的怀抱。
记者注意到,克隆猫“大蒜”和它之前的本体在外貌上还是有一定的细微差别。比如本体下巴上有一个黑色的小块,而克隆猫没有;本体左腿上有花纹,克隆猫的花纹长在右腿上。赵建平说,毛色主要由细胞核中的DNA决定,也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表观遗传有关。同时,代孕犬猫在孕期,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毛色多基因的随机性表达。所以有条纹、斑块的克隆动物即使超过99.9%基因相同,在外观上依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克隆技术目前无法控制的。另外,由于后天饲养条件、生长环境的差别,克隆体和本体在性格等方面也会有差异。同时,克隆动物没有被克隆动物的记忆。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诞生在同一实验室
其实,早在克隆猫之前,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还培育出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
在小羊“多利”出生之后,科学家们相继克隆出了鼠、牛等20多种动物,但克隆狗却迟迟没有成果,直到2005年才由韩国科学家取得了首次突破。在中国,克隆狗则一直是技术空白。
“我们从2015年开始决定全力攻坚克隆狗。”赵建平说,克隆狗和克隆其它动物的技术路线差不多,都是需要将供体的体细胞细胞核移植到其它狗去掉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内,然后逐步培养成克隆胚胎。但实际操作中,克隆狗的难度却要大得多。一方面,狗的发情周期间隔长,一年只发情1至2次;另一方面,狗的卵子还没成熟就进入输卵管,这就必须通过检测,准确判断卵母细胞的成熟时间。品质好的卵母细胞成熟窗口期只有一两个小时,所以获取高质量成熟卵细胞的时间点特别短,必须精准掌握。